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白英奇?

打從九月開始,我就發現屋企附近有不少打扮出眾,面貌有趣的年青男女出現,他們大都提著一塊類似畫板的東西,於是我猜想他們是美藝設計的學生。那麼會是什麼學校呢?上了報紙頭條的億萬打造IVE新校明明還未投入使用,所以應該不是。雖然時有聽聞IVE的設計生打扮遠比Poly的有趣和勇敢,但我始終未有機會比較。 又會是在《烈日當空》裡面那間中學嗎?雖然那間是藝科專業中學,但好像還是有規定要穿校服的吧?我一度懷疑他們已經開明到取消校服了,答案當然不是。直至某天看到地鐵站旁的的欄杆上有張橫幅︰噢!原來是白英奇。

坦白說,在理工裡撞口撞面那些學生(even唸設計),都幾悶,叫人驚喜、印象深刻的可以說是數不出一個半個,甚至有些會教人發出「什麼東西?」的疑問。但近來看到這些白英奇學生,叫我幾次轉身稱奇。不單是衣著的選擇上,還有居然有些人能和「氣質」這二字接近。於是我在想是什麼使兩個地方育出不同的品種。論名氣、正路,當然是理工大石砸死蟹。但正因為入理工的後生多數是循考試成績,換言之,即是太正經(當然也有假正經),聽說有不少是只因成績合適而入讀的。唸白英奇的那些,大概不少是在中五中七考試被淘汰的,但他們也許更了解自己,或者不懂考試的方法,但不代表沒有美藝的天份。唸得舒暢自然就心情好,心情好、有閑暇才會打扮得好,甚至連珍稀的氣質都修到出來,真痛恨自己曾經看不起那些不是唸正統名校的學生!

為什麼我如此肯定新近出現的有型學生都是就讀於白英奇新校?有些東西,尤其是無關痛癢的,我是很敏銳的。和他們撞衫算小事,某天夜歸時遇到互望衣著一下以示相惜, 但其實我和對方臉上都愕然地有個表情︰「這明明不是安蘭街……」

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

今年買的唱片

年近歲晚,又是盤點時間。過去數年我平均一年買不到一隻唱片,因為近年已對粵語歌壇失去所有興趣。雖然歌曲仍然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已經全面投向上世紀中葉的日本國。而那些唱片不容易買,一來円高,二來我不網購,三來在香港的市場細到顯微鏡都睇唔到,想搵隻買都幾艱難。但數數架上那疊今年買的唱片,數埋都有成廿隻,唯一的新大碟是潘迪華的《我的夢,我的路,我的獨樂樂》,還有今天買的《百代‧中國時代曲名典6--吳鶯音之一》。

老老實實,即使不花一分錢,我還是很懂窿路在網上下載這些冷門音樂的,甚至多到聽不完。所以要孤寒鬼如我掏出信用卡,通常是免費途徑裡遍尋不果的、有點感情的或有點特別的。年頭買了兩套阿久悠的五碟作詞大全集,只是因為每套才百多元,平均一首歌唔使兩蚊,其實歌本就擁有七七八八,最開心是讀那本歌詞書,還有歌曲的典故。雪村泉(Izumi Yukimura)和東海林太郎的精選碟非常少見,不過前者只得七首,後者太多軍國歌曲,實難投入。

我知道復刻紙唱片套的CD不是新鮮事,未幫襯過環球那些復黑王只因從未經歷黑膠時代(父親舊居有唱盤,只記得三叔放歌彈吉他,父親家那邊人都是懂生活的人),所以我是不知道紙唱片套有多可愛的。直到我見到日本皇冠唱片復刻的一些北島三郎單曲,連CD表面上都刻上黑膠碟的紋路。開始時只是貪得意,買回去根本一次都沒聽過,後來連那些懷舊的唱片套都迷上後,就連續買了幾張,有真心喜歡的菲菲姐,想聽她早期翻唱的《噢!香榭麗舍》,誰料欲罷不能的是《你不會再回來》。千秋直美的《待夢》裡面九首歌我懷疑早就收錄於電腦硬碟那套十CD大全集,但忙到根本沒閑查。巨星級的吉永小百合,其歌聲比其美麗差幾皮,不過我還是照樣買了兩張,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未必買得返」的。


本來影了另一些相片,可是相機的adapter失蹤了。本來信和熟店才賣180蚊,我唔捨得,決心買的時候已經沒了,香港唱片就要235蚊,真賤格!不過百代出的假黑膠比日本的更可愛,《百代‧中國時代曲名典6--吳鶯音之一》的CD的雙面皆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