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喜歡時裝的人是否也會喜歡法國。從很多人的口中和書中得知,其實法國並不如世人心中那麼的浪漫,但我想法國自有她的魅力,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附庸風雅,扶老攜幼拖男帶女地一如到迪士尼遊樂的心情去參觀香奈兒流動藝術展和接下來的「法國五月」。最近在街上又見「法國五月」的宣傳海報了,剛巧回家又在抽屜中找到一份「拿破崙大展」的小冊子。
五年之後的今天我再次尋到這份小冊子才知道那是2003年的「法國五月」主打活動之一。一份小冊子能在搬屋後還在,一定是令我記憶很深的。這讓我想起了許多關於成長的事,我想這些事並不珍貴,但尚算值得記下來和喜歡我寫字的人分享,總比copy & paste那些報紙新聞,無聊笑話或youtube片值錢。
人人的成長故事都獨特,但我的獨特在於比較似坐過山車,360度迴旋固然多,但低潮總是比高峰多,升得高的終於都會低墮。2003年我在讀中二,最熟的朋友是何倩、D(Danny)和M(Megumi)。何倩是best friend,D是紈絝子弟,M是新潮的中日混血兒。不記得是否因為西史Missy的鼓勵,我們四人在五月的某個星期三去了歷史博物館看「拿破崙大展」。為什麼是星期三?應該是家境貧窮的我提出的,因為香港的大部份博物館逢星期三是免費入場的。
但是開開心心三條友去到歷史博物館才知道星期三只有常設展館免費,而「拿破崙大展」不設免費入場。除了我之外,其餘三人當然畀錢買票。幫手買票的那個問我買不買,我其實已不想看了。但D馬上插嘴︰「都嚟到喇!10蚊之嘛!」我沒有出聲,我既不想買,亦不想拒絕。自然的,這是因為怕冇面。D見我不出聲,又說︰「睇喇!」話未講完他就不理我去買了四張票。
他拿著四張票回來也沒有問我拿錢,嘻皮笑臉地拉著大家入場。這時我很想跑了去,不想受人恩惠。但他買了票,為了一時意氣跑了去,明天上學如何面對?而且展覽很吸引,因為拿破崙的衣服和油畫都非常好看(當時還未識Napoleon jacket的概念),至今仍覺絢爛。入到場內,永遠都嘻嘻哈哈的兩個女孩使我也暫時忘記了不開心。展覽中記憶最深是那些繡滿蜜蜂的皇帝袍子,難怪後來那麼喜歡Dior Homme!
看畢之後,男女子各自去廁所。在廁格內靜下來,我一不笑就會哭。那麼就哭了。我的眼淚真不值錢。抹去眼淚出來,我裝出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情,扮大方拿了10蚊畀D。看!愈自卑的人就愈自大。明明多不捨得也要裝豪爽。D欣然收下了。他好像在很久很久之後才告訴我因為看見我眼紅紅,知道如果他不肯收下,我會歇斯底里發神經。
再連常設的「香港故事」都看完,就去了茶餐廳吃東西,只有我齋坐,因為貴。我很討厭吧?和這樣的人相處,唔激到嘔都冇人鍾意喇!不喜歡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貧窮的毀滅性很大,把很多好事變壞事,會令一個人變得很難相處,那麼生活就自然困難,difficult boy,difficult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