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

理想電視

我很喜歡看電視,但問題是同不少人一樣,電視機再高清都轉到了電腦顯示器跟前駐紮了。原因當然是香港的電視水準低落廿年,而世界上還有太多好看的電視製作/廣播。挖苦太易了,我不想在此數落無綫或亞視或有線的不是,而想寫寫我喜歡的那種電視台是怎樣的。

我喜歡的電視台有兩類。第一種是像BBC或NHK那種公共廣播機構,雖然是公共,但它們都是要收費的。這樣可以減少商業上的影響,不過香港人太習慣於電視是免費的,但你也明白免費的東西通常都不會好過要錢的。因為水頭充足,它們頻道數目比較多,節目較多元化,永遠都肯為小眾服務。

因為不必賣廣告和廣告商的賬,BBC可以不太重視收視率,而NHK衛星2台(BS 2)的映画劇場口味比有線電影2台的高出幾班。而且,除了上述優點外,它們還有社會責任,會製作一些節目/劇集來宣揚本土文化。例如BBC英國名著戲場(最近買了珍奧斯汀的《Persuasion》DVD,但未找到我最愛的《傲慢與偏見》),而NHK則有著名的大河劇,不過不是我杯茶。

另一種我喜歡的電視台都是要收費的,因為世界上最先進城市的私營電視台基本上都是分4條線運作︰1 ) 免費的地上波(Terrestrial television)(例如ATV的本港台)、2 ) 免費的衛星台(Satellite television)(例如近年非常出名的湖南衛視)、3 ) 收費的pay channel (例如TVB的經典台)及多數要收費的網上重溫(真可怕,世界上幾乎只有TVB的「MYTV」是免費的)。

所以你知道我喜歡的是第3類收費台吧?我真是不是賤格鍾意畀錢人賺的呢,如果唔收錢做到咁就真正好!收費台中我最欣賞的當然不是那些全天候八掛新聞台,而是專門播archive的台,TVB有經典台,而日本的四大台都有專門的娛樂頻道,節目主打都是archive寶藏。其實又簡單又低成本,何樂而不為?但此中都有高低手之分,日本富士收費台將老牌音樂節目《夜之流行錄影室》(夜のヒットスタジオ)按日期排列原封不動照播就十分高章,看archive的人就是希望原汁原味。而低手示範,對不起,仍然是TVB,其《無線大寶藏》有「李司棋精華」「李香琴精華」,但,對不起,我只希望看整套的《狂潮》(裡面還有石堅和狄波拉!)和照時間每天播返的《EYT》,而不是有條蛋散加把口講廢話同剪到亂七八糟的那些,自以為這樣才算叫有做過野的archive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