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歌謡曲︰歌謡曲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類型。當然不是你自小所知的那個「泛指各種歌曲」的廣義,是和我心懷一樣狹義的「歌謡曲」,睇真啲個「謡」是日文漢字來的。歌謡曲流行的壽命很短,由60年代中至80年代頭,廿年多一些。其實它算是流行歌和J-POP之間的一個過渡體,但風格卻屬演歌與J-POP之間。歌謡曲的一大特色是充滿洋樂編曲,所以在80年代中以前的紅白歌合戰和唱片大賞必有交響樂團作現場演奏的。歌詞方面,內容並不如演歌般哀怨悲愴,題材非常廣泛,比今天的J-POP更可愛和有性格。而且由它開始帶起日本偶像熱潮,席捲亞洲,不信你問問正在晚晚追《家好月圓》的老豆老母,當年有冇迷過西城秀樹 / 山口百恵?你阿公可能仲迷過美空ひばり呢。
我喜歡的歌謡曲歌手︰沢田研二、和田アキ子、ちあきなおみ(千秋直美)、いしだあゆみ(石田亞由美)、郷ひろみ、及比鄧麗君更早打入日本的欧陽菲菲等。由日本歌謡曲改編的著名粵語流行曲︰《讓一切隨風》自沢田研二之《時の過ぎゆくままに》和梅艷芳的《蔓珠莎華》、《赤的疑惑》自山口百恵之同名歌謡。
4. J-POP︰容許我懶,照抄維基中文版一次︰「J-pop是Japanese pop的縮寫,是指受到西方影響的日本流行音樂。一個FM廣播電台J-Wave創造了J-pop這一個名字,並曾經用它來代表「新音樂」。而後在日本被廣泛地用來代表不同類型的音樂,包括了流行音樂、搖滾、舞曲、嘻哈和靈魂音樂。」我的了解則是80年代去掉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加入更多rock/band music的新型日本流行曲。出名的昭和J-POP歌手有吉川晃司、小泉今日子(哩~之前同龜梨和也的嗰位中女呢!)、少年隊,宿敵例子有松田聖子vs中森明菜……Akina她是最早以J-POP歌曲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最高榮譽的歌手。
當然J-POP現在仍然大行其道,演歌因近年有新血加入(如黑人Jero)和日本人口老化反而再度有熱鬧跡象,流行歌的情況有點像我們的國語時代曲,後生一代全無認識,但歌謡曲經過廿年沉沒,卻成了一種次文化(sub-culture),成為不少人的獵奇(hunting for novelty)目標,更有日本變裝皇后開的歌謡曲專題夜店,模仿對象有Pink Lady及和田秋子。我還因此知道了有一位演《蒙面超人》的男星叫半田健人,只得廿四歲的他竟是位歌謡曲達人!
3. 歌謡曲Youtube︰沢田研二 勝手にしやがれ
http://hk.youtube.com/watch?v=q-ebSTKQdQE
4. J-POP Youtube︰中森明菜 DES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