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內在小女孩

前天走過電視機前,正在播《My Name is 邦》,崔健邦訪問的是《十人巷》的參賽者。我沒有追看《十人巷》的習慣,所以只認得和森美吵架的那個豆豆和另一個同組的BB(因為我有看吵架那集,而吵架也因BB而起)。訪問BB時,同時播出他在決賽的表演片段,是張國榮的經典雌雄同體舞,然後看他談話時羞澀的樣子,忽然泛起一絲興奮,因為長久以來香港演藝界都只出產陽光氣息或高大威猛的男仔頭,郎比妻更嬌的小妖精接近絕跡。雖然張敬軒都有再現過那段經典中性表演,但無甚妖媚;張的緋聞男友Kenny本來都有潛質走小妖路線,可是他拋不開所謂偶像的包袱(或者公司意思)所以只落得唔湯唔水的半camp不直。

可能因為還是沒太大知名度,BB似乎還有點「放」。翻看他在《十人巷》的表現,通常他都無刻意把他的陰柔氣質抑壓,和其他女孩們打成一片好姊姊的模樣。在決賽演迷你劇也不介意演同志角色(似是度身的角色,但那個camp精角色太標籤化),也沒有專登去扮man。比賽完結時,情感一到眼淚就奪框而出,激動的他幾乎把藏在他體內的inner girl解放出來。記著,我只是說幾乎,希望他真的會紅,而且把那內在小女孩盡情發揮成一個誇張的bitch!

在網上搜尋「十人巷+BB」時,發現在多網友用俗世眼光來抨擊BB,我不禁想起許多。自小開始,就不停有人講些類似的話來打擊我,這也是我(其中)一道最嚴重的傷口,或者死穴,我是從來不敢去碰甚至接近它的。蔡康永最近和專家們有過筆戰,爭論的就是是否應該隨意笑人家「娘」(香港更難聽的版本是「乸形」)。專家認為這樣會傷害被取笑者,蔡康永則認為如果能改變這個字的負面意味,會否比刻意不提更好。我認為蔡康永的確在為萬千小妖精的釋放作出努力。希望BB更放更紅,共勉之。


和水前寺清子一樣,BB他的臉上有瑕疵,是令我倍加欣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