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一疊彩紙

天秤才女朋友於生日前的一周就在臉面上寫︰「壽星周的感覺來了 ~」她應該在那周逐一進行飯局、唱K派對等等。相距約一周後生日的我卻在太陽回歸之後的數天才有「壽星周的感覺」。老友C請食飯,他在潮流雜誌社的廣告部打工,知我孤寒成性,拎了兩本公司旗下的月刊來借書敬過氣壽星公。這本《奶叉》月刊我只買過創刊的頭兩期,因為知道那不是我杯茶,就知道可以放棄了。事隔四年再將此雜誌拿上手,感覺還是沒大差別,它的市場定位是購物誌,而我仍然未有需要一本這樣義無反顧全面鼓勵買買買的一疊彩紙。

喜歡時裝的人一定都不可避免地收藏了一疊或甚一牆的雜誌,我也不例外。雜誌如大海,層次有高低,質素當然有高低之分,但兩者不一定掛鈎。富詩意、重視氛圍和知性的有Acne Paper、雅俗共賞得來講派頭的有Vogue、日本人最擅長做catalog,一味的productproductproduct牛奶一派向來崇日,所以《奶叉》就是一本印刷精美的產品目錄。這不表示它的質素低,但層次肯定低,但肯定低也不表示它沒有價值。對於一部份購物者而言,它提供了提供價格和售賣點、歸納潮流等等有用的資料。攝影方面尚可,至於文字,的確是至弱一環。同席的伍老師一語道破重點︰「我買呢啲雜誌都唔會睇字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