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東京物語

已經放假兩個多月了,對於御宅族如我日常活動肯定不離三幅被︰食、看、瞓。我當然希望中間一項可以由「看」變成「買」,可惜經濟上不可行。對不起,有這麼閑暇的生活還亂發牢騷,即使在天氣先生戴上太陽鏡時雷公還是要加班來對準我來劈的。前幾天看了之前買的一堆影碟之一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Tokyo Story),此片適合子女在和父母爭吵之後看,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但起碼能馬上平靜心靈和作出自省。如果細路就開始看這些戲,長大後孝順的可能性偏高。說到這裡,你或許以為《東京物語》保守老土,不,我不覺得《東京物語》像《真情》式腐化倫理劇又者像K歌《愛得太遲》--對於在K房日夜聲嘶力竭的男女,他們唱完就會和家人過些親密些生活,我確實存疑。相反此片除有教化子女作用外,還有提醒做父母的要開通和接受子女不能成材的事實。

相反每天下午在TVB重播的《真情》往往只有一廂情願地把一家廿幾人鎖在一起,而統統都最終受到一家之主李司棋的操控,「上頭永遠是對的」的家長心態無限放大。如果細路就開始看這些戲,長大後有型的可能性偏低。因為有型就是要走獨特的路,而不是一切依從上頭意願。還有最重要的是孝順和依從指示之間沒有等號,老套那句是互相尊重。在這方面,我敢說我和媽媽算是不錯,就算她有時擺出高壓的姿態,但也不是沒有商量,而絕大部份時侯她除了有點不長進和不愛惜自己都算很開通,反正她也沒有嫌棄過我是那麼沒有用的一個孩子。

《東京物語》女主角原節子真人好有型,說引退就引退,比山口百惠還早廿年。